您好,欢迎访问芒市人民检察院!
网号,是指与自然人身份信息对应,由字母和数字组成、不含明文身份信息的网络身份符号。
网证,是指承载网号及自然人非明文身份信息的网络身份认证凭证。
根据《征求意见稿》,持有有效法定身份证件的自然人,可自愿向公共服务平台申领网号、网证。
不满十四周岁的自然人需要申领网号、网证的,应当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,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申领。
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需要申领网号、网证的,应当在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监护下申领。
网络身份证的出现,
为了维护清朗网络环境,抑制网络匿名性带来的网络暴力等不良现象,网络实名制早有实施。
2015年和2017年,国家网信办相继出台《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》《互联网论坛社区服务管理规定》《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》,全面落实了网络实名制,日常生活中,填写手机号码、身份证信息、进行人脸验证已经是使用各种应用、小程序时最常见的操作。
与此同时,实名制背后,互联网公司对个人信息的窥视和利用问题却无法忽视。
海量个人信息被透露,无形之中也使得“贩卖”个人信息的不法分子找到了可乘之机。比如,学生简历、房产信息、驾驶证信息、病人病历等。
网络身份证的出现,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此种矛盾。
“网号”“网证”可用于在互联网服务及有关部门、行业管理、服务中非明文登记、核验自然人真实身份信息,并使用“网号”“网证”进行非明文登记、核验,无需向互联网平台等提供明文个人身份信息。
在统一的“网证”制度下,单个平台无法获取用户个人信息,能大幅减少信息泄露的风险。
中国政法大学教授、青少年犯罪研究专家皮艺军认为,对未成年人网号、网证申领和使用作出规定很有必要。他同时提醒,做好未成年人保护,在“把住入口”的同时,还要做到全过程的监管和健康内容的提供。
目前,申领和使用“网号”“网证”的应用“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”已在多个应用商店上线。
在社交媒体平台,不少用户反馈已经注册申领到了网络身份认证凭证。
目前,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正处于试点阶段,已上线试点APP和场景共67个,包括部分政务App和互联网App,如国家政务服务平台、中国铁路12306、淘宝、微信、小红书、QQ等。
据悉,后续有关主管部门还将继续研究适用的应用场景,包括互联网用户账号实名注册、登录,对存在涉诈异常账号的用户身份重新进行核验。
来源:云南普法
版权所有:芒市人民检察院
电话:06922215638 地址:云南省德宏州芒市芒市大街12号
技术支持:正义网 京ICP备10217144号-1
本网网页设计、图标、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或建立镜像,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。
本站已支持IPv6网络 |